【健康科普】肩周炎的艾灸疗法

  说到肩周炎,大家应该都不陌生,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中老年人说自己有肩周炎,因此也被称为“五十肩”。通常表现为肩部、背部疼痛不适,严重者甚至坐立难安。

最近的天气是越来越凉了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保暖自己的关节?一到这个时候,有些人的关节就容易发酸或者疼痛,还会伴有活动受限,如果是别的部位可能还能忍受,关节疼的话,基本的活动都难,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。


我们今天就详细说说其中的一种情况——肩周炎的缓解办法之一--艾灸!

《素问·痹论》说:“风寒湿之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……寒气胜者,为痛痹……痛者,寒气多也,有寒故痛也。”故多认为肩周炎与受寒有关。此外,随着年龄变老,气血开始衰退,关节失于濡养,每遇风湿寒邪外侵,易使气血凝滞,阳气不行,脉络不通,故发本病。

肩周炎的艾灸调理方法,以疼痛局部为主,配合远端穴位,艾灸主要取穴如下:

1.肩井穴(患侧)

肩井穴位于肩部,当肩峰与大椎穴的连线中点。

2.肩髎穴(患侧)

位于三角肌区,肩峰角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。即屈臂外展时,肩峰外侧后端较深的凹陷中。

3.肩髃穴(患侧)

在三角肌区,肩峰外侧缘前端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处,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,当肩峰前外方凹陷处。简易取穴法:将上臂外展平举,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陷,前面一个凹陷中即为本穴。

4.曲池穴(患侧)

在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,当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;有清热解表、疏经通络的作用。

5.内关穴(患侧)

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2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操作方法:

      采用艾条温和灸,每天一次,每个穴位艾灸10分钟左右,以皮肤潮红、热力渗透为度。每日1次,7天为一个疗程,可连续施灸2个疗程。

      艾条可提高局部温度,使经络气血畅通,从而达到温经散寒,活络止痛之目的。局部选用肩井、肩髃、肩髎可以通局部经气,曲池、内关为远端取穴,可远近结合,达到活血通络而止痛的效果。

      此外,肩周炎后期软组织纤维粘连增厚,使肩关节各方向的活动受限,这个时期的治疗不仅在于缓解和消除疼痛,更在于改善局部循环、松解粘连、通利关节。为了防止肌肉萎缩,这个时期更要使肩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运动,使肩部周围的肌肉收缩,牵拉韧带,松解组织粘连,有利于炎症消退,使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。同时,切忌过度运动,如果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,可能人为造成肌肉拉伤,形成新的粘连。(温馨提示:症状不能缓解,请及时就医)

科室简介


科室简介


SPRING  FESTIVAL

抚州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是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医专科建设项目、省级中医重点专科,省级基层特色专科,有三个康复病区。其中康复二科技术力量雄厚,人才梯队合理。现有医护人员总数29人,包括主任医师1人,副主任护师1人,主治医师5人,住院医师2人,治疗师12人。医护人员先后被派往上海、广州、南昌等地进修学习针灸、推拿、康复及专科护理相关技术。

科室疾病诊疗范围:颈椎间盘突出症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肌劳损、脊柱侧弯、肩周炎、膝关节炎、肌肉拉伤、关节扭伤、中风后遗症、面瘫、带状疱疹、体重管理、中医美容、体质调理等。

科室开展中医特色疗法:针刺、推拿、拔罐、埋线疗法、穴位贴敷治疗(三伏贴、三九贴)、浮针、耳穴压豆、热敏灸、督脉灸、脐灸、中医美容、面部正骨、整脊疗法等。

     现代康复疗法:botath 技术、本体神经促通技 Rood 刺激技术、关节松动术、步行训练、平衡训练、运动疗法、吞咽训练、言语认知训练、日常生活能力训练、物理因子治疗等。


咨询地址:


临川大道241号门诊部及住院部一(内科楼)4楼针灸推拿科(康复二科)

咨询电话:


咨询电话:


陈主任:13097019708

芦医生:17707941993

郭医生:18979487863

吴医生:19318813220

张医生:18501201974

杨医生:16677005315

黎医生:18789063625

(点击关注康复二科微信公众号)

图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
来源|康复二科 

一审|黄小萍  芦  微  
二审|赵莎莎  曾  平
三审|陈群萍



首页    健康园地    【健康科普】肩周炎的艾灸疗法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25-01-02 21:40